以人名命名品牌是比較傳統的起名方式,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品牌更是古已有之。比如仲景六味地黃丸,張小泉剪刀,王守義十三香。以人名命名的品牌有一個突出的好處,即名字起到了個人信譽對產品品質背書的作用,尤其是真名實姓。那么以人名命名的品牌有哪些,他們有什么優劣呢?
無論經濟發達的歐美還是我們國內,以人名/創始人命名,都是常見的品牌命名方式,推論其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點:
其一、早期,品牌創始人多是工匠出身,作坊式的小型家族組織,用自家姓氏命名,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如路易威登、張小泉之類,便是如此。
其二、近期,品牌創始人多屬已在行業中有所建樹的成功人士,以個人名字命名品牌,會自帶光環,也是對個人品牌價值的延續。比如羽西化妝品。
其三、還有一類是以「致敬」的模式,用大師大家的名號命名品牌,大概是出于情懷和尊重,如「特斯拉」,以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命名,因為他是發明家、電氣工程師和科學家。他一生的超過700項發明專利,尤其是感應電動機和交流電流動力傳輸的發明。這一點與特斯拉公司的電動汽車經營高度的契合。
Hewlett Packard (HP,惠普)
惠普是以其創立者William Hewlett (威廉●休利特)與David Packard (戴維.帕卡德),當年在決定公司以他倆名字命名后,是以擲硬幣的方式決定誰的名字在前。
DELL (戴爾)
戴爾是目前全球第三大計算機硬件制造商。由Michael Dell邁克爾.戴爾于1984年創立于美國)。
Panasonic (松下)
松下電器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家電制造商。由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創建于日本大阪。
Colgate (高露潔)
高露潔棕欖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于1806年由美國人William Colgate (威廉.高露潔)創立。
Disney (迪士尼)
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目前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娛樂節目制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絡。1923年由Walt Disney (懷特●.迪士尼)與其兄Roy Disney (洛伊.迪士尼)創立。
Bayer (拜耳)
拜耳是全球制藥業巨頭。公司前身于1863年由Friedr Bayer (弗里德里希.拜耳)在德國創建。1899年3月6日,Bayer 獲得了Aspirin (阿司匹林)的注冊商標,該商標后來成為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知名度最高的藥品品牌。
我們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非常匱乏。比較少數的幾個是羽西、李小雙、葉茂中策劃、鄭明明、丁家宜等等,還有譚木匠等品牌只算是半個人名。下面命名給您列舉幾個案例。
張小泉
張小泉品牌成名于1628年(明朝崇禎元年)?;罩蓣鹂h人張小泉率子張近高來杭州大井巷生產祖傳剪刀。由于采用浙江龍泉的好鋼作原料,又經過精心制作,打出來的剪子鋒快耐用,與眾不同,取牌名“張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張小泉”剪刀。是中華老字號,也是刀剪行業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
王守義
王守義是十三香的創始人。駐馬店市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始創于1984年,[1] 是我國最大的純天然調味品生產企業,前身是興隆堂調味品廠,在純天然調味品行業中獨占鰲頭,產品形成了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知名品牌。
李寧
1990年,李寧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李寧牌”運動服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圣火傳遞指定服裝、中國國家代表隊亞運會領獎服以及中外記者指定服裝,“李寧牌”伴隨亞運圣火傳遍全國。
丁家宜
化妝品品牌,創始人莊文陽先生,經營商覺得丁家宜作為中國藥科大學的教授,有公認的研究成果,遂將產品命名為“丁家宜”。
最近,人們逐步重視個人品牌的打造。比如華誼兄弟,這是以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的名字組合在一起的。然而,相對于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公司而言,這種數量還是少之又少。 命名者覺得有兩個原因:
長達幾十年的計劃經濟讓傳統手工業和匠人的個體經營消失殆盡。而個人字號品牌是需要連綿不斷地傳承的,只有少數經營者的后人在改革開放之后恢復了一些老字號。
儒家文化講究謙遜和內斂,不張揚。不過分標榜自身。也決定了以個人姓名用作字號名稱過于的高調,不夠持重踏實。
用名字命名品牌,尤其是創始人的名字,就意味著企業家必須像愛護自己的生命、愛護自己的聲譽一樣來愛護自己的品牌。當個人的生命、信譽、尊嚴與自己的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何愁做不好品牌呢?;蛟S你的名字和你的家族將因為你今天的決策而流芳百世,同時也因為你的成功和你所創建品牌的成功為中國在全球贏得更多的尊敬。
根據人名命名的產品也有個問題,就是傳播效果一般不夠理想,需要長期的積累。如今快節奏的互聯網經濟時代,傳播劣勢更為突出。不過命名者有個提議,可以演繹一下,創意出識別點。比如王麻子,褚橙,周黑鴨,傳播性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