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接近 2500 億元,同比增長 20.6%。需求最大的寵物市場為: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約 1280 億元;寵物醫療,市場規模約 730 億元;寵物用品,市場規模約 320 億元?;馃岬氖袌?,吸引不少企業入局,截至目前,國內“寵物”相關企業有180多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數量為95.6萬家,年度注冊增速為103.3%。2022年以來已新增注冊36.5萬家相關企業。巨大的市場規模也成為眾多創業者事業的希望和動力,然而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從規模、配方、渠道、售價、品牌等多維度的競爭。作為實力較弱,入局較晚的后來者,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分得一杯羹呢?命名者的建議是從最容易提升的就品牌軟實力開始。而品牌中最穩定和重要的元素非品牌名稱莫屬。命名者就次為您分享一文
西方社會為寵物創了一個新名字「furkid」,從字面解釋就是fur(皮毛)加上kid(孩子),這一美妙的名稱傳達我國也大受歡迎,形象的傳達了大眾對寵物的重視和寵愛。
既然升級為平起平坐的家人,舉凡人類用的東西,寵物全得比照辦理。比如,寵物SPA、寵物瘦身、寵物寫真館、寵物游泳池,甚至還有寵物保險、寵物生前契約或寵物分科醫院,只要你想到的,都有業者提供,「寵物業是把擬人化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行業,」智威湯遜大中國區策略總監陳倩如說。
那么林林總總的寵物用品產品又何起名呢?命名者有一些經驗風險給您。
1.寵物產品品牌起名需簡潔
名字的重要作用就是傳播,越簡潔越容易傳播,這是共識。我們能記住的四個字的名字屈指可數,而且大多還是因為他是疊詞。如可口可樂,阿里巴巴。再看看那些互聯網大廠,不易例外是及簡潔簡單的。網易,搜狐、騰訊、百度、雅虎、360、滴滴、陌陌、貨拉拉、淘寶……。
2.寵物品牌起名需新穎獨特
雖然寵物用品行業在國外并不是新興行業,但在我國確尚屬新興領域,這就需要品牌名稱盡量獨特新穎可以吸引到趕潮流的鏟屎官們。如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寵股份”),的品牌“Wanpy頑皮”。在行業前段一眾不知所云的洋品牌中極具獨特性。
3.寵物產品起名需親和力強
寵物產品需要有親和力,讓消費者感覺到輕松、愉快和有趣。如何養寵物人的心態。這樣的名稱極容易拉近消費者與產品的距離,讓他們獲得良好的體驗。比如“好主人”品牌,角色命名法讓消費者獲得極大的認同感,喚起他們的情感。
4.寵物品牌起名可使用外文
寵物用品很大程度上屬于舶來品,伴隨著洋寵物應運而生的。使用英文音譯的命名方式無疑讓消費者第一直覺會產生“這個比較正宗”之感。這也是為什么國內幾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是中英文組合使用作為品牌商標的原因。如山東路斯寵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Luscious路斯寵物食品。上海比瑞吉寵物用品有限公司運營的BRIDGE比瑞吉品牌。
1.功效命名法:直接反映商品的本質,如“脈動、健力寶、奔馳、護舒寶、好記星。
2.產地取名法:對一些食品類品牌而言,產地意味著正宗和信任。
3.人名取名法:創始人對產品的信譽背書,是對消費者的品質承諾,“王守義”、“李寧”、“羽西”等。
4.外形取名法:突出優美造型,如“小罐茶”、“寶塔糖”等。
5.顏色取名法:用色彩勾起視覺聯想,極具品牌辨識度,如“小藍瓶”、“紅菇”等。
6.比喻取名法:暗示產品的功效和利益,“彪馬”、“白貓”、“老頭樂”。
7.傳說取名法:有個生動曲折的故事,“狗不理包子”、“都一處燒麥”,均屬此類。
命名者,專業品牌命名團隊,12年品牌名稱策劃服務經驗,洞悉商業命名趨勢,提供科學的品牌策略和產品命名創意,命名者的調研、策略、命名與設計團隊密切協作,塑造強大品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