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尤其在競爭激烈又有互聯網加持的行業中,可謂贏家通吃。如果你的品牌基因不好,錯把稗草種子當成了樹種,再怎么努力的澆水施肥,成長也是極其有限度,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和市場機遇。本文命名者為您分享一些設計有問題的品牌名稱案例,看看這些失敗的品牌命名是如何產生的,也好引以為戒。
1、讓它令人難忘
搜索引擎改變了信息獲取方式。 您需要一個相關且真正引人注目的品牌名稱,要有足夠的獨特性才能容易檢索和脫穎而出。任何品牌名字(簡單或復雜、抽象或描述性)的關鍵是吸引注意力并保持難忘。
2、可解讀有內涵
選擇一個能講故事的品牌名稱。隨著時間的推移,您可以擴展您的品牌含義并增加深度,使其更加強大——視覺識別、顏色、聲音。你的名字越有想象空間,它為你帶來的意義就越多。
褚橙,不了解背后的故事的消費者覺得以為是新的橙品種,但實際上,褚橙是由褚時健的名字延伸的。在粉絲看來,“褚橙,是一種境界?!薄皣L的都是精神呀!”“這哪是吃橙,是品人生?!?/p>
3、易于傳播
在社交媒體營銷和病毒式傳播的世界里,讓你的品牌名字盡可能的有效傳播是至關重要的。畢竟,如果消費者無法拼出你的名字,那么他們就無法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甚至在百度上輸入查詢時也無法在網上找到你。請記住,簡短、簡單的、有特別的名字幾乎總是最有效的。
要實現通俗易懂快傳播的特征,需要做到四個“易”:易認、易寫、易讀、易記。
舉例,蒙牛推出高端奶“特侖蘇”的時候,其中的“侖”完全可以為“倫”或“綸”等。但是,他們卻采用了筆畫最簡單的這個“侖”。目的就是讓品牌名易認,易寫。
4、符合定位
設計一個品牌名稱應該注重用戶視角,分析消費者的認知、需求和生活狀態。品牌調性應當與消費者調性保持一致。
同樣是互聯網問答,它始于對問題的探索,目標用戶偏高端,起了個文縐縐的名字叫“知乎”,而與解決大眾需求的“某某知道”答案更大眾,后者這個名字和他目標用戶的調性是吻合的。
同樣是共享單車,摩拜則充滿了濃郁的文藝氣息,因為它的用戶相對是文藝青年類型;而小黃車則體現一種平民大眾的感覺。這一點從品牌基因到形象設計到產品設計無一不是一脈相承的塑造和傳播。
成功的品牌名稱寥若繁星,失敗的品牌命名無以計數。如何去判別,可以從本文品牌名稱設計原則為準繩。以科學的命名方式塑造優秀的品牌基因,開創未來。如果您對此仍然力不從心,更可以與命名者取得聯絡(微信:namer6)。我們將鼎力相助,攜手前行。下面就也將為您解析一些失敗品牌命名案例,便于您的理解。
1、自降身價-凌志
70后、80后這些經歷過日系輝煌歲月的車迷,對凌志、佳美、霸道、陸地巡洋艦、皇冠這些品牌,可謂記憶深刻、朗朗上口,內涵美好。在汽車還是奢侈品的90年代,豐田進口車的品牌形象和溢價,都要比方方正正的大眾捷達、奧迪100,強上一個檔次,是車迷心中的白月光。
2004年6月8日,北京嘉里中心,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里程碑事件,豐田汽車公司董事豐田章南先生宣布,凌志將以雷克薩斯的中文品牌正式在中國上市。意味著品牌形象比肩奔馳寶馬,強于奧迪的凌志,退出了歷史舞臺。
誠然,當時凌志等商標已被中國企業注冊,但以豐田集團的財力和毅力,將商標買下,不是一件不可克服的事情。放棄富有寓意的原品牌,以不知所云的音譯中文命名,只有一個原因:豐田低估了中國市場的成長性,低估了中國用戶對原品牌名稱的偏愛,高估了自身重塑新品牌的能力。
2、女神的落魄- DS屌絲
DS是PSA集團的高端品牌,品牌全稱Déesse,意為“女神”, 充分體現了DS的浪漫風格,然而進入國內市場后,他被命名為“諦艾仕”,無論是讀音韻律不好,毫無內涵,不便記憶,更可怕諧音很容易被解讀為“屌絲” ,這與他作為高端奢侈品牌的定位有了極大的沖突。
3、致命的諧音-“黃泉機場”
老深圳肯定知道,“寶安國際機場”原來可是叫“黃田機場”的。經營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盡管在管理和服務上堪稱一流,但不少境外乘客特別是臺灣乘客不愿意關顧該機場,而是舍近求遠轉到香港或廣州白云機場乘機。
后來調查得知是名字在作怪,因為在閩南語中“黃田”和“黃泉”諧音,乘客容易將“去黃田機場”聯想到“去黃泉之路!”于是立刻更名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寶安”與“保安”諧音,含有“保平安”之意。更名后,客流量提升非常明顯。
4、跌份的科技大牌-AKG
最后一個德國高端耳機品牌AKG,中文正式名字叫“愛科技”,雖然簡單好記,但是感覺差點高端頂尖的意思。個人建議它叫“傲科杰”,比較大氣上檔次,但又很拗口。
5、不知所云-愛彼迎
“愛彼迎”公布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比較一般,反而比較喜歡的通俗的直譯叫法“空中食宿”。原因不言自明,這三個字組合在一起沒有什么意義,讀起來也有些拗口。所以有些已經有穩定粉絲的品牌,個人覺得不如不要起正式中文名,有個昵稱就行了,比如“油管”、“臉書”。
7、多余的中文-颯拉
快時尚第一品牌zara的中文譯名叫颯拉,也不能說不好,但就是覺得有點多余。
Namers命名者提供基于戰略遠見、品牌定位、行業競爭、市場分析為基礎的策略型品牌命名,為中小企業塑造締造優秀品牌DNA,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具商業價值的全套品牌解決方案 ,為320余家國內外品牌基因貢獻智慧和詞語戰略。